守好寧鄉“西大門” ——青山橋鎮人大代表、青山橋鎮衛生院院長嚴紅
“高主任,倉庫口罩庫存還有多少,還能用幾天?”“丁醫生,今天全鎮外地返寧人員新增了多少?”“喻醫師,你們村上今天居家隔離的人員體溫都正常嗎?”2月9日,剛打完電話,青山橋鎮衛生院院長嚴紅又叫來一名同事:“和我一起去心田村衛生室看看。”從村上回來時,天快黑了,已過了食堂飯點,泡上一桶方便面,就是晚餐。“媽,豆豆在家聽話吧,發個視頻來看看。”“我也一直沒回家,打電話給你爺爺奶奶咯。”這是嚴紅兒媳打來的電話,孫子豆豆今年四歲,兒子兒媳都在長沙行政單位上班,嚴紅丈夫是鄉村醫生,都各自忙得不可開交,把豆豆放在家里讓公公婆婆照顧。自1月16日以來,每天工作14小時以上成了嚴紅的常態。
履職盡責 守好寧鄉“西大門”
青山橋鎮是寧鄉的“西大門”,長韶婁高速出口就位于青山橋鎮心田村,人流、車流量大,外來人口多,嚴紅深知責任重大,在職工會上講道:“我們要全力以赴,守好寧鄉‘西大門’。”
大年初一,青山橋鎮衛生院吹響了疫情阻擊戰的“集結號”,迅速制訂了應急預案:預檢分診、診療救治、返寧人員摸排監測、后勤保障、健教宣傳、應急機動、信息聯絡。全院46名干職工大年初二一大早就在醫院會議室集合,在進行培訓后各就各位、各司其職。胡蓉、李桂芳產假還沒有休完,也毫不猶豫加入了這場戰斗。
“不打無準備之仗,決不能讓大家赤膊上陣,后勤保障是大事。”2020年1月17日至23日,嚴紅協調各方資源儲備了比較充足的口罩、護目鏡、防護服、消殺劑等防護物資。在當前防控嚴峻的形勢下,醫院防控措施不斷升級,嚴紅要求,嚴格探視制度,病人及診室加強通風,對人員復雜的留觀室消毒,實行24小時消毒,各科室每日用84消毒劑對窗臺、座椅、門把手、地面等擦拭,并對公共場所進行消殺,確保防控措施及時到位。
“作為基層醫院,疫情來臨,我們醫務人員要有高度的敏銳性,對轄區老百姓負責的高度責任感,確保防護物資到位,以防后期資源緊缺影響工作進度。”嚴紅介紹,青山橋鎮衛生院還通過QQ、微信、電子顯示屏、發放宣傳資料等途徑對居民開展宣傳教育、正確引導,做到人人重視、加強防護、盡力配合、維持社會的穩定。
率先垂范 眾志成城抗疫
“大家千萬要做好自身防護,注意自身安全!”每天,嚴紅都要去預檢分診臺看看值班的同事防護是否到位、打電話叮囑鄉村醫生下村入戶要注意安全,省道S311、S209健康監測點值班人員晚上冷不冷、餓不餓,這都是她每天掛在心上的事。
“寧可錯防三千,不能漏掉一個,麻煩大家一定要把好關口!”嚴紅要求,來醫院看病的病人也好、家屬也好,還是來督查工作的上級領導也好,一律先測量體溫。
“你好,請配合我們為您測一下體溫,謝謝!”這樣的話,一天說近千次,胳膊要舉起上百次,舉得腰酸胳膊疼,但為了守護家園、為了身上的責任,嚴紅叮囑醫務人員,一定要盡職盡責,這是醫務人員的責任和擔當。
自疫情發生以來,青山橋鎮衛生院高度重視,周密部署,全體醫務人員取消休假,切實加強個人防護措施,發熱門診及預檢分診24小時值守。嚴紅不定期對預檢分診及發熱門診進行督導檢查,確保按規定程序及流程切實做好預檢分診工作。同時,該院還承擔了省道S311、S209兩個健康監測點體溫檢測工作,每天24小時三班倒輪流執勤,嚴紅始終奮戰在一線。
目前,青山橋鎮衛生院預檢分診臺檢測體溫3216人次, 省道S311、S209兩個健康監測點監測過往車輛6210輛次、監測人員15714人次。從去年12月份至今,青山橋鎮陸續從湖北返寧人員共有260人,已有252人解除居家隔離、平安度險。